6月21日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记载:“夏至,五月中。《韵会》曰:夏,假也,至,极也,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。”夏至的到来,不仅意味着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,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最长,也象征着夏季过半,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。
一、夏至节气特点
夏至节气时,高温多雨,湿度大,植物生长繁茂。雨水充沛,江河湖泊水位上涨,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《夏至避暑北池》中写到:“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。未及施政教,所忧变炎凉。”
二十四节气对应七十二候,每个节气有三候,每候有五天。夏至节气有三候:一候玄鹿角解,二候蝉始鸣,三候半夏生。
鹿角因其向前生长的特性代表着阳气的生发与旺盛。正如古人所洞察,物极必反,盛极必衰,夏至后,阳气渐衰,阴气初动,此时鹿角开始脱落,象征着“鹿角解”。蝉鸣声起,在背阴的湿地中,半夏等植物开始萌芽,这便是“半夏生”。这些自然现象都反映了夏至时节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。
古人以夏至为分界点,将阳极生阴、阴阳转换、周而复始的哲学理念,融入到了对物候的观察和思考中。
夏至时节,民间有许多相关的习俗,如祭祀祖先、吃夏至面、吃夏至蛋等。在古代,夏至日皇帝要祭地,以祈求五谷丰登、国泰民安,民间举行祭祀活动,祈求神灵和祖先保佑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夏至面,也被称为“入伏面”,通常是用新麦磨成的面粉制作而成,寓意着消灾除病,祈求身体健康。夏至蛋则是用茶叶或核桃壳煮的鸡蛋,有“健胃整肠”的功效。夏至后,天气逐渐炎热,人们开始寻找凉爽的地方避暑,举办消夏节等活动,以期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。这些习俗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二、夏至养生
夏至在中夏之位,即午位,午属阳,阳气最盛,阴气始生,应顺应自然规律,调整生活方式,以维持阴阳平衡,保持身心健康。
1、养护心神
夏至时节,虽然阳气旺盛,实则虚浮于体表,体内的五脏六腑相对空虚,同时气温高、湿度大,容易导致人们心情烦躁。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: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。”阴精宁静不耗,阳气固密不散,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,才能使人精神旺盛,生命活动正常。因此,最好的养生方法是适当收敛浮阳,着重养护心阴,以确保阴阳能够顺利交接,安然度过夏至这一时节,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。
2、起居有常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提出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披发缓行,以使志生。夏三月,此谓蕃秀。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;逆之则伤心,秋为痎疟,奉收者少,冬至重病”的养生总则。夏至炎热,腠理开泄,身体易受风寒湿邪侵袭,应避免温差过大,保持腹部保暖。中医建议夏至时节午间睡半个小时左右,可以收敛阳气,以阳养阴,补充体力,促进身体健康。
3、饮食有节
夏至时节,乃至整个夏三月,饮食应以清淡、健脾祛湿为主。建议多食用五谷杂粮促进肠道通畅,少食肥腻辛辣以免加重湿热。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、苦菜等,能清热去火。同时,适当摄入酸性食物如梅子、山楂等,有助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。夏至吃面是北方传统习俗,寓意迎接新季节,祈求丰收。通过这些饮食调整能更好地适应夏季气候。
4、适度运动
夏至时节,虽然气温较高,适度的运动还是必不可少的,应追求温和与适度,建议选择慢跑、太极拳或八段锦等运动方式,以少量出汗为佳,促进新陈代谢,注意避免过度激烈的运动和大汗淋漓,以防伤害体内阴气和阳气。
三、夏至与皮肤健康
夏至时节,气温高、湿度大,阳光强烈,紫外线辐射增强,易引发皮肤问题。温暖潮湿的环境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,容易导致真菌性皮肤病如手足癣、头癣等。高温高湿环境也易滋生细菌,增加细菌性皮炎、毛囊炎等疾病的发病率。同时,夏季植物花期和昆虫活动增加,易引发过敏,如荨麻疹、湿疹,应尽量避免接触花粉、灰尘和其他致敏物质,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。强烈的紫外线还可能造成日光性皮炎等。
预防皮肤病,建议合理饮食,选择清淡食物;适当运动,避免过度出汗;保持皮肤清洁干燥;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,如有特殊不适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。通过这些措施,降低皮肤病的风险,享受健康的夏季生活。
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,不仅反映了自然的节奏,更是我们调整生活习惯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宝贵指南。敏锐地感知这些节气的变化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,强身健体。